第(1/3)页 程时:“如果是以前老式的纯机械结构相机,我还能说出点门道来。新的都是自动对焦,电子快门的。相机一出厂就已经决定了相片的效果。拍照人本身能发挥的空间被缩小了。” 其实,也不能说他不懂。因为这些也算是机械电子类的。 而且机床和以后的光刻机里面都有光学元件。 林雪霁拿着一个霓虹的相机,说:“其实我很不服气的。现在高端相机,几乎都被霓虹垄断了。只有两个德意志的厂家靠手工工艺能跟霓虹抗衡。” 程时:“嗯,我们的镜片不够先进。比如镀膜工艺,国产镜头反射率普遍高于8%,而霓虹镜头通过多层蒸镀技术将反射率控制在0.2%以下,就能大大减少鬼影和眩光。国产镜头普遍采用简单球面镜片,边缘画质和抗眩光能力远逊于霓虹的非球面和低色散玻璃组合。” 林雪霁:“就连拿在手里,霓虹的相机也比国产的要轻很多。讲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之前有个国产的相机,没用几年,竟然生锈了。” 程时:“嗯,之前国产的相机,多采用铝合金压铸,表面处理粗糙,镀铬层易脱落,霓虹的是用镁合金机身,用阳极氧化工艺防腐,减重且大幅提升耐腐性。我们想要赶上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问题都是一样的。基础差,起步晚,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技术研发投入和积累不够。造成了代际断层。 对方在技术上卡脖子,生产上搞合资企业,在销售上搞低价倾销。 迅速积压本土品牌生存空间。 让原本就艰难的国产品牌更加窘迫。 林雪霁:“不过机床上也要用光学透镜吗?” 程时:“高级光学透镜并非直接参与切削加工的部件,但是却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控机床的精度。数控机床的精度依赖测量系统的基准精度。高级光学透镜是这套基准体系的‘心脏’。比如分辨率高的激光干涉仪,通过高透光率透镜组实现激光束的稳频与准直,确保位置反馈的纳米级精度。” 当然高级光学透镜在精密数控机床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可是要是一条条分析,就没完了。 林雪霁又不是专业人员,肯定没有心思细听,只是感叹:“所以啊,还是机械和电子的问题。” 程时笑:“那是,除了食物和日用品之外,其他产品十有八九都跟机械电子有关系。” 林雪霁:“都不如上手一用。你帮我用每张相机拍几张。我看看效果就知道好不好用了。” 程时:“行吧。虽然我拍照技术不行,但是同一个人使用,还是能看出来画质什么的。” 他们沿着小岛走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拍拍。 不得不说,这里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晨光如淡金色的丝线一般洒在江水水面上,薄薄的雾笼罩在木棉花上。 绿树婆娑下,是漂亮的俄式,美式,欧式建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