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都督容禀,我们绝没有大意疏忽,天界寺内外,都长期有什么锦衣卫的眼线盯着,这两日别说庞镇抚了,就是顾远都没有再去过寺庙。还有,那尊老佛和他的两个徒弟,也没有踏出寺庙一步……” “那还能有谁?”纪纲都有些不敢相信了,自己都派人把最可疑的两处盯死了,他顾远还能变出另一个藏身之所,而且瞒过遍布全城的锦衣卫耳目? 阴着脸沉吟许久,他才想起一事:“他没有去宫里吧?” “没有,那边是我们一直严防死守的,他只要露面,必然会被发现。” “郑和,他现在何处?”只剩下这个家伙了。 当日这个皇帝跟前最信任的太监和顾兴祖一同来诏狱救人,那就说明郑和与顾远的关系也很不浅。 “郑公公一直都在忙着修建大报恩寺一事,已经有许久没有离开那边了。” 自朱棣夺取天下后,他便一心弘扬忠孝之道,为此,于永乐十年(1412年)正式下旨为祭奠皇考(朱元璋)皇妣(马皇后)重修南京名刹大报恩寺,而这一重要差事,被他交给了最为信任的大太监郑和。 这些年来,除了几次出海外,郑和在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寺里监督各项工程,俨然就成为如今天下最大的一个包工头了。 而在得到这个必然的回答后,纪纲是真有些茫然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地方都确认了,顾远他们并不在,那他还会躲在哪儿? 虽然偌大个南京人口超过两百万,想要藏起几个人来确实轻而易举,就如之前那个逃出围杀的倭人那样,多日来早已渺无踪影。 但是,顾远他们的目标可太明显了,是绝不可能突然就消失无踪的。 而更关键的是,与那个不可能生出任何乱子来的倭人不同,顾远和知道他许多隐秘的庞瑛所构成的威胁可太大了。 他们一时不被拿下,纪纲就一时不得心安,总觉着头顶有利刃摇摇欲下,自己性命难保。 但最后,他也只能下令:“传令所有人,给我一个个坊,一条条街的仔细搜查,我要在两天之内,看到他们的尸体!” 这一回,他是真发狠,下了绝对的杀心了:“还有,所有官员,都给我盯死了,不能让顾远与任何一名官员有所接触!也不能让他和与他相关之人进入皇宫!” “卑职遵命,卑职这就去做安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