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路折返回去,呆的家人如何,张佳木就不问了。府中的男丁肯定是逃不掉的,基本上都被斩杀干净了。那些边军凶徒,蒙古教子都死的不冤,便是呆府中普通的伴当听差,也未必就死的很冤就是了。女人则照倒不杀,如何处理也有朝廷惯例,不消多费心。 “大人”一个专责抄家的副千户跑过来,从一进门这个副千户就直奔内堂,开始有条不紊的抄捡,他把后院的女人留下不少,稍加逼问就问出不少有效的信息,然后每个院子轮番清扫,等张佳木回到前院的时候,这咋。副千户已经是大有所得了。他见到张佳木过来,就上前禀报道:“大人,抄集金十一柜,银一百余柜,还有珠玉,翡翠、绿松石、红松石、祖母绿等各种玉石,端砚,松江葛布,宁绸,这些都数不胜数啊 “这么多?”尽管知道皋家产不菲,张佳木还是吃了一惊,这厮也太会 “回大人”这个副千户胸有成竹的答道:“这只是初步的估算,不过,全部资产折金万两左右,银二十万左右,这个数总是没错的 “啊!”张佳木含糊不清的感叹了一声,他的私产可全赖皇帝的赏赐,不然的话,和呆一比,简直就可以用赤贫来形容了。他还是个都督呢,捞钱的本事比起透皋来可真是差的太远了。 其实在大明,做生意是最没前途的,赚的越多,就越是最大的肥羊。最近有一咋,案子,虽然都上达天听了,但居然没有下文,大家都有默契,就这么算了。松江有个姓吴的财主,向来乐善好施,官府有什么需要的用度,吴财主都向来不说二话。出钱出力,从来不推脱。但这一任的松江知府太过贪婪,大事小事都要找吴财主借钱,到快要卸任的时候,用知府个人的名义和官府的名义,加起来一共欠吴财主百万白银之数。 这可不是明末白银大量流入的时候,万历到崇祯年间,一个财主有百万身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垄断了海贸的郑芝龙每年都有过百万的收入,到清兵入关他投降的时候,郑家已经聚集了过千万白银的身家,当然,这笔钱是被清军不客气的接收过去了。 现在白银数量还远不及明末,一个商人能积累起百万以上的身家,真不知道是家族多少代的辛苦,先人祖宗风里来雨里去的流了多少血汗,到了这时候,不应酬官府躲不过这关。应酬官府太多了,也是致死之由。因为欠吴家的钱太多,当地官府索性就找了一个罪名把吴家给抄家了,吴家的家主商人论死,刑部复核后也同意了,现在人头都落地了。家族男丁充军,女军卖入教坊,一个殷实富裕的商人家族,就是这样破灭了。 皋这里的钱显然就有松江府送过来的贿略了,这种案子,锦衣卫可管可不管,毕竟是文官集团上下其手弄出来的花样,一查,就得罪了所有的文官。不查的话,好处自然也是少不了,最少张佳木知道,松江的事这么容易解决,呆等权贵在其中分得的好处一定也不少。 听到这些数字,刚刚还有些侧隐之心的张佳木就立刻轻松起来,这样的人和他的家族,按大明律就该活有这种下场,自己同情呆的话,那么,被逮皋残害的那些人,他们又会是怎样的想法呢? 倒是呆家里的这笔财产,善加利用的话,可以做不少事了。因为有这种想法,他自然会对那个抄家的副千户交待两句,对方知道意思,满脸飞光的下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