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舞台上孔芸龙、栾芸平两个人在继续着自己的相声。 这个段子同样是经典的作品之一。 说的时候其实也还好,紧张归紧张,至少在偌大的舞台上还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 可惜放在小剧场,没有太大问题。 但放在大场子情况便有点不一样,因为两个人都是没经验,说来说去不管是包袱还是尺寸都稍微的发慢,且话语口都明显的正经认真过头。 本来就比较温的段子,再这样之后什么感觉都没了。 所以原本十来分钟的时候还好,到了十一分钟左右,伴随下面也不知道哪片区域的观众一声喊。 场子的动静逐渐闹哄起来。 闹哄不到十几秒,下面便是实实在在的起哄以及喝倒彩。 看郭得刚来的,而且都是天津观众,这水平他们肯定有点不认可。 也就体育馆没有人敢闹事。 如果说郭得刚在天津小剧场弄一个专场,只要他们表演吃栗子,泥了! 二话不说便有人上台。 羽绒服底下可能就是穿的大褂,甚至还随身带着自己的家伙事。 并不夸张,这行就这样,同行之间巴不得看你不好,然后把你撂下台自己上去威风威风。 哪怕说你的专场也是同样。 放在后世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正表演着,忽然来一个人抢你的场子,绝对会被抓起来。 现在当然稍微好点,老的年代,这种事情略见不鲜,剧场活脱脱的江湖气。 别说他们两个小徒弟,郭得刚要是说泥了,天津的同行也绝对不会客气。 抓紧机会便踩,看不惯他的人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下面声音出现,在侧幕的郭得刚眉头陡然皱下来。 明显知道有人先故意起哄。 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而一听见起哄,孔芸龙、栾芸平心里都咯噔一下。 小剧场起哄也就没什么了,大场子肯定很难受,不过不能掉头就走,得找个低落,这里是天津。 抓着桌子,栾芸平肉眼可见的紧张,侧身望向孔芸龙的时候轻声一句,“找底!” 两个字说出来没什么,演员互相之间的小商量。 但说出来之后,栾芸平血都快凉了。 找底两个字硬生生从话筒里面传了出来,这哪能让观众听见。 他原本想偷偷的说,奈何太紧张,一紧张什么也没顾得上,忘记脱离话筒的距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