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因为爱情-《文娱试玩》


    第(2/3)页

    韩试当时哭笑不得,只能说小茹姐想的真长远。。

    可赵平竟然真的听信了。

    从李茹说过一次后就学起了英语,一有时间就看英语资料,整个人跟上头了似的。

    “有点难。”赵平诚实地回答。

    “你不想学就不用学。”韩试一乐,“别听小茹姐危言耸听。就算我真有一天成了世界巨星,为什么就非要懂英语?我们说我们的华夏话,别人若听不懂去找翻译好了。”

    “我觉得学点英语是有用的。”赵平认真地说,“不然去了国外,我到菜市场都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

    呃,很强大的理由。

    赵平显然是一名有上进心的助理,就是似乎努力的方向有一些偏了。

    ……

    赵平坚持,就听之任之好了。

    其实至少有一方面赵平的担心是多余的。

    虽然国外的菜市场韩试大概确实帮不上赵平的忙,但别的交流场合就并不用赵平出马了,韩试的英语沟通完全无障碍。

    在新专辑当中,韩试就打算加入一首英文歌曲。

    比起上一张专辑《歌颂者》,第二张专辑的进度快了很多,因为制作班底都是现成的,团队的配合与执行都比第一张专辑时熟练多了。

    制作宣发团队是文余业拉来的老伙计,就是《歌颂者》的原班人马,几人接到文余业的电话后,两三天里就在芙蓉市聚齐了。

    一个比一个答应的痛快,有一人是在米国度假到中途就赶回来的,胡应干脆是推了一个马上就快谈好的项目过来的。

    几人热情爆棚的原因,固然有文余业的交情缘故,但最关键的一是韩试给钱大方、做事爽利、上一回合作愉快;二是作为音乐人,帮韩试出专辑简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不仅能亲身经历一首首美妙音乐的诞生过程,又能获得专辑面世带来的一系列浓浓成就感,连在音乐人中的名气都会拔高一层。

    像《歌颂者》就让文余业获得了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称得上功成名就,胡应几个一下成为了制作过白金唱片、最佳专辑的人,同样身价地位都跟着有一定的水涨船高。

    现在韩试准备又发新专辑,几人能不异常积极么?

    反而是一向最希望韩试只专注在音乐上的文余业,刚看完了专辑的十二首新歌,就皱起了眉,甚至与韩试产生了一点分歧。

    “《想把我唱给你听》?”文余业看向韩试,“你不是在当年的《歌者》上就唱过了,现在又放新专辑里,你是想凑数偷懒么?”

    “哪有,就是觉得与专辑的主题特别符合。”韩试真没有过任何的偷懒想法,甚至对新专辑比上一张都用心,“大叔,你应该也清楚我的用意,新专辑的主题定在了爱情方面,十二首清一色的甜向情歌。《想把我唱给你听》我太喜欢了,就又放进来了。”

    “一张专辑就一首不是新歌,完全没问题。”胡应在边上搭腔,“有些人一两首歌就出专辑了,别的歌都是东拼西凑的。”

    “专辑里收录翻唱歌曲不奇怪,就是翻唱自己的歌曲……”文余业摇了摇头,瞪向胡应,“别拿你们以前的制作经验来说事,一些二三线乃至不入流的小歌手跟韩试有可比性么?”

    “并且歌曲的质量,我也不是很满意。”文余业隐隐激动起来,“我就说让你别搞东搞西,把上天赐予的音乐才华给糟蹋了,现在你看,我觉得这十二首歌的水平比上张专辑明显下滑了!”

    韩试就当文余业爱之深责之切了,只是对文余业的过度挑剔简直无语:“有么,大叔?明明都很好听。”

    “是很好听。”胡应点点头,在一边帮腔,“老余,你别鸡蛋里找骨头,太偏执了。我有信心,就这十二首歌,新专辑的销量很有可能超越上一张。”

    胡应负责宣发,关注的角度,自然是对专辑成绩大于歌曲本身的内容。

    “质量和销量虽然挂钩,但有绝对关系么?那不少网络神曲,比很多世界殿堂级音乐都火、人人传唱呢。”文余业没好气地说完,缓和了语气,“我不是说新歌不好,只是比起上一张,迎合市场的痕迹重多了。无论是歌词的深度,旋律的创作变化上,都没有了你独特的灵性和辨识度。”

    “没有了这两点,就沦为了平平无奇的流行歌,最多算比较好听的流行歌。或许传唱一时,却根本成不了经典。”

    “新专辑就是这十二首歌的话,扑是不会扑的,但综合评价肯定会大幅度跌落。”文余业笃定地说。

    “大叔,你当经典是大白菜呢,每张专辑的歌都必须首首经典,我不成神了?”韩试不以为然。

    况且现在韩试选的十二首歌,或许不是特别经典,但也不至于是文余业说的一样,近乎口水歌的东西。

    “走上神坛很难,拉下来却很容易,而且掉下来了就会有人踩。”文余业郑重地说,“柿子,不是我装,如果你新专辑没有上一张的高度,你会受到的流言风语就少不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你的期望也太高了,大叔。”韩试翻了个白眼。

    “我说的是你的乐迷!”文余业摇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