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花钱的正确方式-《文娱试玩》


    第(3/3)页

    营销号的分析总是怎么博人眼球怎么来。

    可明眼人都知道,预售票房的逆天数据,主要是因为韩试以及主演易烊与李青几人自带的庞大流量支撑,柿子们与千纸鹤们就贡献了好几个亿,可以算作是一波粉丝经济的收割。

    同时电影的上映时机又不是在春节档和国庆期间,韩试的电影现在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不存在票房的分流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真正的考验只有等电影正式上映了见分晓,质量过关下的口碑发酵,路人观众的入场才是电影票房持续发力的保证。

    目前看似夸张的预售票房成绩,水分有点多,不足以说明除了韩试过高人气以外的任何东西。

    只是有一说一,不管理智党如何看待,韩试的首部执导电影,绝对属于来势汹汹,作为一名新人导演无疑成功了大半。

    沸沸扬扬之中,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了。

    燕京,万星影院,一座容纳八百观众的中型观影厅。

    聚焦了大半个华夏电影圈的目光,受邀来站台的当红艺人就有好几位,媒体记者和知名影评人坐满了观众席,闪光灯一直没有停歇过。

    韩试记得头一回参加电影首映礼, 是在《我的一九一九》时。

    黄罍曾透露过一些类似潜规则的惯例,就是电影的主办方大多会给来参加首映礼的记者和影评人,私下提前发一个进场红包。

    到时在场的就都是友军了,记者不会提太尖锐的问题刁难,影评人回去不会吹毛求疵。

    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尽力地吸引观众走入电影院。

    比起花钱买网络推广,有时影评人的号召力因为看上去很专业而比较受到信赖,对网友的观影选择有相当大的影响。

    但韩试觉得,花钱的正确方式肯定不是雇人吆喝,不仅自来水才是王道,并且韩试有足够的信心不在媒体和影评人身上花冤枉钱。

    国产电影总是不怎么给力,可能就是因为花在类似事情上的心思太多了,力气大多用歪了地方。

    跟请天价主演却不愿意抬高一下配角的待遇或者制作经费,是一个道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