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940年6月21日,贝当的维希法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休战并且宣布投降。此役盟军共伤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军共伤亡155000人,其中阵亡45000人,受伤110000人。 从德国发动进攻开始,短短几个星期之内,曾经的欧洲大陆第一强国,号称陆军天下第一的法国就战败投降了。在一连串的“闪电战”中,德军迅速占领了大半个欧洲,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法西斯的阴霾之下。 法国的迅速败亡,也对当时正处于战火中的中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军政两界的许多抗日不坚定分子,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公开鼓吹所谓的‘贝当路线’。即效仿法国,向日本投降,以此来换取所谓的和平。 由此同时,已经投降日本,沦为汉奸的汪精卫,也恬不知耻的,大肆宣扬其所谓的‘曲线救国’战略,使得许多抗日不坚定分子,公开叛变投敌,沦为了日本人的走狗汉奸。甚至出现了‘降兵如潮,降将如毛’的局面,这种所谓的曲线救国,名为救国,实为卖国。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当时刚刚有所好转的抗战形势,再次变得严峻起来,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也因此陷入了低谷。 虽然枣宜会战,最终以日军攻占宜昌而宣告结束。但是我中国军队,在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抗日英雄的领导之下,给予了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得日军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代价,最终未能实现击溃我第五战区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而由于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反而更加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就在枣宜会战之时,欧洲风云突变。法西斯德国统帅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希特勒最终决定,实施曼斯坦因计划。 法西斯德国在兼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瓜分了波兰后,希特勒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的出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导致德军的进攻计划一再拖延。 以前制订的进攻西线的作战计划基本上依据了1914年德法战争的方案,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计划规定由位于北面的b集团军群(总司令弗雷多·冯·包克)担任主攻,从比利时中部突破后自北面包围盟军主力。而位于南面的伦斯德指挥的a集团军群,则将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担任助攻。当时,无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还是盟军最高统帅部,似乎都认为德军的进攻就只能有这样一种方案。原因是阿登山脉易守难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步兵尚且难以通过,眼下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更不可能在此险地发起主攻了。 但是曼施坦因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战争靠的是出奇制胜。如果你的作战计划已经被敌人猜中,那么你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敌军的重点设防区域,其结果就将是一场胜负难分的持久战。而对于这场即将进行的战争,曼施坦因却早已想出了一个大胆方案,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因为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其基本设想是: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在请教了坦克专家古德里安后,他确定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能够顺利通过阿登山口。曼施坦因说服了伦斯德,并向陆军总部递送了一份经伦斯德上将批准和签署的备忘录。但是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却拒绝采纳曼施坦因的主张。围绕此事,曼施坦因与陆军总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被调任为一个步兵军军长。1939年12月中旬,最高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长瓦利蒙持将军同曼施坦因谈话后,认为曼施坦因的主张非常可取。于是他又向最高统帅部作战处长约德尔将军提到了它。曼施坦因的主张这才上达希特勒。不过希特勒并没有立即采纳,而只是把它作为预案之一,放到了一边。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施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