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逃人法-《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2/3)页

    其后,在逐渐吞并了蒙古各部以及夺得辽东地区大片土地后,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当初努尔哈赤规定,这些八旗子弟终生只能服兵役帮他打江山,不得从事其它任何行业,这个政策在满清野蛮扩张的战争时期确保了兵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在清廷坐稳江山之后,由于安坐龙椅之人一个赛一个的愚昧和傲慢,仍然长期保留了这一政策,以至于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不仅不会打仗,就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后来沦落到只能靠卖祖产而混吃等死的程度,八旗子弟由此没落直至消亡。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两年后,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起兵,誓师伐明,攻占沈阳后迁都于此,及至皇太极继位,又改国号为“大清”,把沈阳改名为盛京,及后顺治入关,才定都于北京,从此满人坐了三百年的龙椅。

    这,便是“满清”一词的由来。

    满清八旗入关,定鼎中原之初,民愤最大的两项政令,便是“剃发易服”和“圈地政策”。

    “剃发易服”大家都知道,那根其丑无比的金钱鼠尾辫以后曾作为东业病夫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耻辱,下面说说“圈地政策”和“逃人法”。

    满人中的建州女真人,是努尔哈赤的最嫡系部属,原是一个游牧民族,因人口太少,又不准他们从事农牧生产,努尔哈赤为弥补兵源不足和粮饷匮乏,很早就有满人贵族蓄养包衣奴才的制度。

    这些奴才,最早是一些罪犯被罚为奴之人,以及在历次作战中俘获的蒙古人、朝鲜人、维吾尔人,后来在历次入关作战中相继俘获了大量的明军士兵以及汉人百姓,努尔哈赤便将这些汉人全部分给王公大臣和八旗士兵为奴,以供满人役使,因此,几乎每个八旗兵家中都有奴才。

    在高傲的满人贵族眼里,这些人打仗不行,干活却是可以的,加上多是青壮汉子,故此深得满人主子的喜爱。

    入关定都之后,为赏赐满洲八旗将士,使他们真正成为坐享江山的主子,摄政王多尔衮特令满洲旗人在京畿、北直隶一带跑马圈地以酬其功,不仅夺去了大批汉人的家园,竟然将所圈土地中的汉人百姓也一律拨充旗下为奴,史称“圈地政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