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无微不至-《植掌大唐》
第(2/3)页
要说取水确实是比很多离河流很远的土地来的方便的多,也就让这一大片土地显得格外的金贵些,当时那宝塔寺的和尚对这片土地如此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说林森得到这两次封赏,真的是赚大了,这也是他为什么有曲辕犁,马蹄铁这样的好东西,总会想到先献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只是他怕自己守不住,吃独食不长久啊,更重要的也是因为李世民确实够大方的,林森把这些都卖给帝王家一点不带吃亏的,所以积极性才这么高。
不过,林森真切的感受过取水的过程以后,尤其是考虑到那些果树的灌溉问题,又觉得还是不够方便。
你从山脚那里好不容易打些水来,一路洋洋洒洒的颠簸到山顶,如此往复无数趟,才浇完一回而已,这要是赶上夏天蒸发量最大的时候,那得忙到什么份上啊。
所以说指望提水是非常不方便的,也太累人了,就算换成牛车或者马车去拉水,也轻省不了多少,一样还得一趟趟的来回往复。
所以林森很轻易的想到了一个后世各种风景区,度假区都经常能够看到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水车!
只不过考虑到现在需要的是从低处往高处送水,显然个头更大,同样运水量也更大,设计也更合理的筒车,就成了不二之选。
畜力的临时还没有必要,更适合田岸高深情况下的高转筒车同样不太可取,林森选择的反而是后世最为常见的那种水力驱动的样式。
就在离庄子不远处就有一大片竹林,只要找那些足够粗壮,又没有种进去竹叶青酒的大竹子,砍下来用就好了。
筒车真个搭建起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除了绑在轮外的那些个竹筒,需要注意角度问题,再把握好整个主轮的半径,保证有那么半米多到一米的长度,会浸入到溪流中就好了,负责支撑的底座足够结实的话,这东西其实可以平稳的运行好多年的。
找到了一处水流湍急,相对位置也要高一些的地方,林森带着手下一帮子力气大,干活也精细的庄户们,慢慢的把这个特别高大的筒车给建立了起来。
旁边自然有部分庄户在负责铺设水槽,引导这些水流进入到合适的田地中去。再在田地中弄好小的沟渠,一套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就算是成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