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别庄-《重生之幺女难为》


    第(2/3)页

    在他们这些有点头脸的世家里,这样的丑事几十年来也未必能出一件,下场自然好不了,书生被逮回来后不知下落,杨小姐一条白绫死在了祠堂。

    而她三姐阮清汝后来嫁的,就是这位杨小姐原来的未婚夫啊,这决计不是什么凑巧之事。分明是她这个好姐姐处心积虑下的安排。她知道阮清汝不是什么善类。

    她不能让崔氏再像前世一样,在南京声名扫地,为了个不要脸的庶女放下十几年的身段求到家大业大的金陵江氏去!

    “母亲。”清沅一把抓住崔氏的手,“我也要去别庄。”

    崔氏愕然。“这……”

    就要过中秋了,家里里外也有许多事,这时候还去庄子上避暑?她看着小女儿苍白的脸,又觉得开不了口拒绝她。

    “夫人。”曲妈妈劝道:“姑娘素来不耐夏日,这又是大病初愈的。去庄子上水边待几日也未尝不可。要不然您同老爷说一声,咱们也同知府大人一道,在庄子上过节可行?两家一起也热闹些。”

    崔氏心里一动。其实若非今年阮清沅大病,她们一家本也就是要去别庄上避暑的。

    她对清沅说,“你先回去吧,乖些听妈妈们的话。记得好好喝药,这事母亲自然有主意。”

    阮清沅用一种极其令崔氏心软的神色看着她,乖乖地点点头,才恋恋不舍地跟着柳妈妈回自己的屋子了。崔氏瞧着只觉得心疼。倏然她又叹了口气,道:“阿曲,你说是不是我想多了,我总觉得沅儿如今……有些太懂事了。”

    就算适才来见她,礼数也一应俱全的。要知道从前的这个小女儿,耍滑偷懒,在自己身边撒娇嬉闹,是最厉害的。

    曲妈妈只能说:“奴婢瞧着七姑娘是真长大了,从前跟着五姑娘六姑娘玩闹,如今却是识礼懂事多了。”

    崔氏说:“若在我这母亲面前也放不开,你可认为这是好事?我是怕她这一病心思倒重了,学了四丫头整日地伤春悲秋。”

    曲妈妈只能说:“四姑娘自也有四姑娘的好处。姑娘家总是要长大的,您还能永远指望着七姑娘长不大不是?”

    崔氏微微一笑。低头不语。她只是心里有些淡淡的不舍得。

    两日后,崔氏就点齐了人手,备好了车马,打点着往别庄去避暑。阮清沅的父亲阮镛对这个突然的决定也没有什么意见。

    阮家籍贯上虞,本支却都在京城落户。阮镛自己也是在京城出生的。他们一家在苏州并没有什么亲人,在哪里过中秋没有太大差别。

    阮家几个姑娘都很开心。原以为今年不能再去别庄歇夏,却不知还能赶上个尾巴。

    阮家安置在别庄西侧,东侧临着一片塘子,引了太湖的水,建的大都是二层的小楼,有一个精致的水榭,这里就住了杨知府一家。

    如今阮家三姑娘也住在这里。

    阮清沅想起自己小时候,每逢夏天,就爱和父亲同僚家的孩子们相携着去林子里粘知了,或者去湖里挖莲藕采菱角,去河边乘凉放河灯。每日枕着水声入睡,起来又是满眼青翠,还能在崔氏许可下偶尔坐了小舟出去荡一荡。

    这是年少时候最美好的光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