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同-《重生之幺女难为》
第(2/3)页
清沅刚想开口拒绝,这样的老仆。她是用不顺手的。
魏氏用眼神制止她,“就这么定了。”
清沅只好应承下来。
原来当日路上偶遇的晋商车队,此次也路过大同,那车队领头的,竟是太原府“大诚号”的三掌柜。◎◎ 八◎一中文网 -``.`8、1-z``.、c-om与杨三老太爷有些私交,此次顺路便来祭柱香。魏氏知道了也颇尴尬,自己竟曾这样回绝过别人的好意。
那刘掌柜却是个爽直的性子,并不介意,还直言若要去太原,他们依旧可以捎带一程。
跟着“大诚号”的车队,脚程起码可以快一半,魏氏担忧阮铉,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便叫下人备了礼去给刘掌柜。拍板定下此事。
只是清沅一个小姑娘,留她一个替老太太做事,魏氏觉得过意不去,当即留下了许多人手和银钱,叮咛嘱咐了许多,才随着车队上路。
去杨府里小住了两日,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熬。杨氏族人大多迁离了大同,只有三老太爷一家人还留在此处,三老太爷过世后,一直由他看顾的祠堂大约也会迁走。毕竟大同这里,并不算安定。
虽说忙碌了几日,清雪却也一直被清沅看着坐在屋里,不许踏出府去。她有些不快。成日嘟着嘴。
清沅叹气,只好安慰她:“等去了太原,便随你上街去玩,只是大同县里,咱们还是小心些吧。”
府里这几日总有人在说,也不知这些城外的戍卒们怎么回事。常三不五时地小股聚在一起,流里流气的,不务正业。
杨家也算是大同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而这个月已开了三次粥棚。
又不是荒年,这其实是很不合道理的。
原来去岁京城派了副都御史下来,巡抚大同,御史人正心直,却不谙人事,硬想做出一番成绩来。
大同城北地势开阔,缺少天然屏障,而长城年久失修,一旦有寇来犯,轻易便能直抵城下,因此御史大人便想效仿宣府,在城北九十里外修筑红寺儿、胪圈、窑山墩、水尽头、沙河等五个堡城,以作防御。
大同此地,代王在此建藩,他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县令不敢多有得罪,因此他每年下手捞的银子也算可观。
而此处兵卒又多,处处要银钱,财政本就捉襟见肘,官府拖欠边军将士月粮和月银,早就司空见惯,而御史又要招募新丁,修筑堡城,手下的参将督工又极为严苛,眼里半点容不得沙,堡城修筑完成在即,而军中早已怨言横生。
县令常大人多次向御史汇报情况,多不被御史采纳,县令只好来劝说这些富户,三不五时就散些银钱,布些粥米,想着城内军士的家眷们都安置妥当些,他们心中怨言也少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