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外蒙古的悲哀【二更】-《唯我独裁》
第(2/3)页
威廉二世继续支持俄国,支持他的表兄弟尼古拉二世,并购买其他国家抛售的俄国国债,同时进一步对俄国贷款,支持俄国继续对华开战。
德国和法国的支持,令俄国很是感激,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此刻迫切需要的便是德国的资金援助。
本来俄军准备不充分,在朝鲜半岛战争上失了先手,以至于国际舆论和金融对俄国十分不利。尼古拉二世和俄**方本计划着发动一次代号“雷霆一击”的作战行动,然而其中关键一个环节便是海参崴要塞至少要坚持到1902年底,这样中华帝国主力大军便会被吸附牵制在海参崴要塞下,而俄军便有时间调集大军对包围海参崴要塞的中华帝**主力实施反包围,从而一举歼灭中华帝**主力。
这个计划本来是天衣无缝的,俄国参谋本部为此推演了几百次,种种迹象表明一旦中华帝**主力攻击海参崴,其结果都将是中华帝**全军覆没。
然而,令人愤怒的是,俄军在最不该出错的地方出子错,而且是大错,无法挽回的大错()。
海参崴要塞的丢失,令俄军失去了远东最强大的据点,更是失去了在远东的最大补给基地,令百万俄军无法在远东展开大规模攻势。
不论是从军事层面考量,还是从经济层面考量,亦或者从政治层面和精神层面考量,海参崴的丢失对于沙俄政府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本就不富裕的沙俄帝国,勒紧kù腰带省下来的银子购买了大量军事和战略物资,其中囤积在海参崴要塞的数量便占了远东总物资储备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在伯力要塞,目前也岌岌可危。从欧洲开赴远东的俄军本来计划到达海参崴和伯力要塞后再就地补给和换发装备的,如今却被阻击在尼布楚要塞无法前进。
虽然沙俄中亚兵团攻入中华帝国外蒙古地区,并占领了外蒙古大部,但这只是中华帝**主动后撤才得来的,比起远东海参崴要塞的沦陷,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这却是俄国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和陆军参谋总长伊几吉林斯基将军二人的保命符,否则他们二人真的会被尼古拉二世一脚踹死。
克里姆林宫,尼古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华作战问题。
这次御前会议上尼古拉二世没有发火,这倒是令与会的文武官员们感到惊讶。只有苏霍姆利诺夫和伊几吉林斯基二人心中清楚,会议前他们二人已径被单独叫去臭骂了一顿了。
“启禀陛下,刚刚接到报告,伯力要塞已经于七天前沦陷,守备司令伊诺克夫中将同三万余将士投降敌军,大量要塞武器和战略物资系数资敌。
目前敌军已经占领了整个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和萨哈林州,敌陆军第一方面军一部于三日前分别攻陷了斯科沃罗季诺和腾达。”伯力要塞的防御能力本就没有海参崴要塞强大,不过却比海参崴要塞多坚持了一天半的时间()。伯力要塞司令本来还信誓旦旦的称一定守住要塞,宁宇要塞共存亡,在前期他确实做到了,但是随着中华帝**攻陷海参崴要塞,空军将飞艇调往伯力要塞,结果在飞艇强大的汽油燃烧弹攻击下,伯力要塞守军都被吓破了胆,结果坚持不到一天时间便开城投降了。
随着伯力要塞的失守,俄军在远东的第二座要塞已经被拔除,俄军囤积的全部战略物资一并成为中华帝**的战利品。
随后,中华帝**第一方面军乘胜追击,一举攻陷了西伯利亚铁路重镇斯科沃罗季诺,彻底切断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并成为中华帝**运输兵力和物委的战略通道。而随后第一方面军又攻占了腾达关隘,这个腾达关隘是俄军设置在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的军事重镇,一旦控制了腾达,就等于掐断了俄国远东阿穆尔州、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三地跟俄国东西比利亚和中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系。当然,俄军可以试着翻越外兴安岭和朱格朱尔山脉抵达远东,不过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零下六十度的严寒和数米深的积雪,以及数千米高的大山和原始森林将吞噬他们。
第一方面军攻占了腾达和斯科沃罗季诺后,便停止了攻势,因为第一方面军已经在严寒的野外作战了快二十天了,尽管官兵们斗志高昂,尽管穿着保暖不错的冬军装,但还经不住零下五六十度的严寒,不少士兵冻伤。随着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的战略任务完成,第一方面军停止了攻势,撤入城内转入战略防御。
期间,尼布楚方向的俄军试图向腾达和斯科沃罗季诺发起攻击,企图夺取这两个重镇,但是均被中华帝国强大的防御火炮和重机枪打退。
俄军试图进攻了几天后,只是徒增伤亡,加之天气越来越恶劣,在野外的俄军不得不撤退,一直退回尼布楚要塞里。
与此同时,第二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在攻陷海参崴要塞后,大部队开始撤回东北休整,一部分留守海参崴要塞,79师继续北伐。由于哦军在远东的主力全部集中在海参崴和伯力两座要塞,其他地方本来就人口稀少,最多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不过三万人,守军不足一千人,根本不是79师的对手()。因此,79师一路攻陷德卡斯特利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占领滨海边疆区全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