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决战大西洋之饥饿战役-《唯我独裁》


    第(2/3)页

    不得已,希特勒只好下令在建当中的十一艘终极战列舰取消,将钢铁拆下来用来生产坦克和大炮。很快,德军在建当中的航空母舰亦成为中华帝国空军重点轰炸目标。德国海军被迫放弃了十几艘已经完工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舰,拆下来钢材用于建造潜艇。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转入地下洞窟当中。避免被中华帝国空军袭击。

    当德国海军接到出战命令时,他们的士气并不是很高。德国海军很清楚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尤其是前段时间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已经让德国海军满身狼狈,中华帝国的水面主力舰队更是常胜舰队,还没有开战,德国海军在士气上就已经输掉一回合了。

    德国海军驶离基尔港,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的消息很快就被中华帝**方所掌握。虽然德**方对此高度保密,但是自从一战后,欧洲各国男丁锐减,大批欧洲年轻女性受中华帝国推行的引进欧洲新娘政策的影响纷纷前往中华帝国,同华人男子成婚以来,中华帝国在一战后的二十多年间,已经先后培养了数百万东西方混血人种,其中德裔就超过百万人,约数万人参军,其中一千多名精英分子受到中华帝国中央情报局的特殊培训渗透到德国从事间谍活动。而中华帝国在德国的情报网络经营了近半个世纪,很多德国高层官员当中不乏亲华分子,使得中华帝国能够获得大量的德国机密情报。

    德国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这是中华帝**方最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正在为寻机同德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大决战而绞尽脑汁。

    联合国司令部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中华帝国海军各大舰队的主官以及英法等国海军主官也都列席参加。

    由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非常的薄弱,甚至都不如兰芳共和国、新加坡和澳洲共和国的海军强大。随着中华帝国参战,兰芳、新加坡和澳洲等国也都陆续参战,他们的海军力量虽然不算强大,但是加起来亦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兰芳共和国海军拥有六六舰队,即六艘战列舰和六艘巡洋舰。三十多艘驱逐舰,六艘潜艇和一艘轻型航空母舰。新加坡则拥有四艘巡洋舰,十七艘驱逐舰和两艘潜艇。澳洲海军拥有两艘战列巡洋舰、两艘重巡洋舰、三艘巡洋舰、二十二艘驱逐舰和七艘潜艇。

    虽然三国海军的主力舰基本上都是一战后中华帝国淘汰下来的战舰经过改装升级后才移交给他们的海军服役的,参加主力舰决战恐怕显得老旧些,但是配合联合**在美国西海岸登陆作战,提供海空军火力掩护却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智利、阿根廷等国海军的力量也都非常强,亦都受联合**总司令部节制,随时可以调往美国西海岸参战。

    这样一来,太平洋战区根本不需要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维持秩序。因此,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将太平洋舰队主力调往大西洋,同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汇合,伺机同美德海军主力舰队进行决战,以夺取美国东海岸、北海、波罗的海的制海权,配合联合**进攻美国和反攻欧洲大陆。

    中华帝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鉴于欧洲同盟国长时间的战争之后,资源已经濒临匮乏,橡胶需求的100%,棉花和羊毛需求的60%,石油需求的32%,铁砂的3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粮食的20%都已经无法从同盟国内部获取,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主要是美国)。

    中华帝国正式参战后,全面封锁了德国和美国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的进口遭到重创。中华帝**方决定击其要害,扼杀德国的经济潜力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