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德联的洲际导弹试验-《唯我独裁》
第(2/3)页
德联和中华帝国一样。都是最早开始研究火箭的国家。区别是中华帝国资金雄厚,进行大量的试验并掌握了大量的火箭技术。而德国缺乏试验资金,又被战争拖累,在二战期间只对近距离的英国实施了飞弹攻击,在远程火箭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华帝国。
不过,德国的科学家们非常优秀,他们很快根据从中华帝国方方面面收集回来的资料和情报,重新将德军的远程火箭试验捡起来。更令希特勒高兴的是,前苏联统治下的俄国人出了不少的人才。当苏联灭亡后。他们非常痛恨中华帝国见死不救,因此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德国的怀抱,在加入德联后,这些俄国人迅速给德联军事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便出了很多火箭方面的专家,他们对德军火箭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
截至947年底,德联ok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显示中华帝国拥有数百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中华帝国战略部队担负二十四小时战斗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达到四十枚。为了抗衡中国人。-6型导弹就这样被赋予了充当德联可靠导弹核盾牌的任务。
947年,由海格雷和库兹米奇领导的普鲁士56特种设计局承担了p-6导弹的研制工作。此前,该设计局在原苏联飞弹项目组研制出的两种采用高沸点燃料组分的单级中程弹道导弹p-2和p-4基础上。特种设计局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又设计出了第一枚p-6洲际弹道导弹。其北约代号为k-64,东方华约组织则称之为ss-7。是年月,总设计师完成了导弹的设计细节。
用图纸勾勒的原理需要具体转化成切合实际的结构。制造导弹的艰难阶段开始了,导弹部件和附件应用了很多全新的设计方案。
在希特勒的大力鼓励下,德联科学家们废寝忘食的工作着。许多单位的设计人员和生产者都投身于这项工作,无法计算为此到底耗费了多大人力、物力与财力。障碍被一个个排除。制造工作迅速展开,配套设备生产得到保障,首批制品完成组装……
94年9月,一列装载着第一枚二级洲际弹道导弹的列车驶出普鲁士机器制造厂大门。9月26日,列车抵达第二试验局及技术阵地所在的试验场第42号发射坪。
导弹部队主帅,原德意志第三帝国副元首鲁道夫被任命为国家试验委员会主席。试验的技术领导则由导弹系统副总设计师扬格利担任。在综合安装试验设施中,导弹试验从9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0月20日。
被赋予特殊使命的p-6导弹,肩负着希特勒和德联乃至整个北约的希望,如果成功,那么德联短时间内将维持最低限度的对华战略威慑力。因为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远远快于战略轰炸机,可以避开以监测低速战略轰炸机(相对速度)的中华帝国雷达防空络。这样中华帝国短时间内就不敢冒险对德联和北约进行战略核打击了。
到0月20日午夜,p-6导弹首次发射前的各项试验全部结束。德联最高领导人希特勒密切关注着试验的整个进程。政府通讯部门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希特勒随时有可能要试验场的电话,甚至直接前来观。
为了维持导弹核均势,德联太需要洲际弹道导弹了!何况,庆祝北约成立的节日很快就要到了。那个年代。传统节日总要尽量与重要成就联系在一起。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无疑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
希特勒想利用洲际弹道导弹研究的成果来抬高德联政府的威信和他本人的政治地位,他在给鲁道夫下达任务的时候说:“当我赴中华帝国谈判,我的脚踏上中华帝国的土地上时,你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唬吓唬中国人。”
实际上,希特勒一辈子也没敢亲自踏上中华帝国的领土,他害怕那位似乎能穿他心思的中华帝国皇帝王晨浩。当然,希特勒实际上是怕遭到暗杀的,所以他派副元首鲁道夫访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