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涿郡是个好地方-《大隋帝国风云》
第(2/3)页
伽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对未来有什么看法,谁也不清楚,只能从其过去的言行中模模糊糊猜到一些。以刘炫的说法,既然当初是伽蓝决定招募义军远征高句丽,那么现在这支义军何去何从,也要听伽蓝的安排,毕竟当初伽蓝对义军并没有什么恶意,经过远征战事的磨砺后,双方建下袍泽之情,现在就更不会有什么恶意了。
孔颖达和盖文达支持刘炫的说法,两人联袂请来了伽蓝,当着刘黑闼等人的面,直接把话说开了,你给义军做个安排,阐明理由,就算要分手,也要正大光明的分手,不要结下仇怨。
伽蓝正需要这样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透漏了诸多重大机密。
远东局势的变化,引发了帝国政局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帝国最为不利的变化是,帝国军队数量严重不足,而国力的不足又加剧了中央与帝国军队之间的矛盾,导致帝国军队无论是守护边疆还是维护国内稳定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从天下大势出发,迫于大漠北虏对中土的威胁越来越大,帝国主力大军肯定要部署在漫长的边界线上以确保“攘外”,如此“安内”就变得愈发的不现实了,实际上它成了一句空话。“安内”不成,则叛乱更盛,而帝国军队戡乱不利,导致中央不得不给予地方更大权力,以期让地方来代替中央平息叛乱,这必然会加速中央对地方控制权的流失,也就是说,以中央集权为目标的改革飞速倒退,而门阀士族政治会卷土重来,以世家豪门为主的地方势力会迅速崛起,继而加速国内政局的混乱,把统一的中土迅速推进分裂的深渊。
刘黑闼等人面面相觑,被伽蓝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吓住了。
刘炫、孔颖达和盖文达虽然对帝国政局的走向并不乐观,但签于皇帝取得了东征的辉煌胜利,威权上升,而远征军的归来又必将逆转混乱的国内局势,所以他们相信皇帝和中央很快就能稳定政局,谁知伽蓝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东征的胜利竟然加速了帝国的败亡。
“东征结束后,中枢到底是安内还是攘外?或者两者并重?”
孔颖达直指要害。
“问题不在于中枢决策,而在于天下大势的变化。”伽蓝摇手说道,“大漠北虏以超出我们想像的速度重新崛起,考虑到南北战场的不可避免,大漠北虏必然会乘着中土内部纷乱不止的有利时机,积极南下入侵,以期激化中土内部矛盾,进一步混乱中土局势。只待中土内部大乱,帝国分崩离析,群雄并起,则历史必然再现五胡乱华之黑暗,如此则大漠北虏赢得了战略先机,即便不能吞并中土,也能摧毁中土统一之大业,继而给他们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将军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帝国大军都要投到‘攘外’战场上?”刘黑闼直言不讳地问道,“将军,难道高句丽的灭亡,不能给大漠北虏以警示?”
伽蓝面露惭愧之色,摇头苦叹,“正是因为远东局势拖累了帝国,南北对峙之局面才急剧恶化。这是某之前没有想到的,某只想重创高句丽,把它打得奄奄一息,继而让帝国摆脱远东局势的挚肘,谁知道结果却截然相反。现今,不是皇帝和中枢如何决策去改变天下大势,而是天下大势如咆哮洪水般一泄而下,逼得皇帝和中枢焦头烂额,穷于应付,即便知道形势对中土不利,也是一筹莫展。”
刘黑闼和曹旦等人相顾无言。伽蓝这番话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谁能想到帝国在远东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竟然给中土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