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易与术数上-《明扬三国》


    第(3/3)页

    王叔公自己本身不善易学,于是就想起了张俭这个故人之子,和他们家的梅花术演。

    谶语之学,乃当今官学,易学大家,都受世人推崇,将来出仕,也更容易些。

    “你可知《易》?”

    “学生有看过《易经》也读过文王《周易》,只是学生愚钝,能背却不通其精髓。”朱魁据实答道,六十四卦爻是王叔公唯一要求一定要倒背如流的,他曾说过,《易经》乃万经之首,诸经皆乃枝干,唯有易为根茎,通易就可明万经,不可不重也。

    “那好今日就讲《易经》”张俭想了想便说道。易,难以自学,千变万化,他准备以口授为主。

    “《易经》其实分有两篇,一为《易》之篇,讲算法,说卜术,非深知《九宫》者,不得习之。其二《经》之篇章,经者典故也,易有六十四卦爻,自有六十四典故,每一典故亦可从不同方面看待,得出不同的理解,故而有《京氏易》有《郑玄易》。”

    “我张家祖上亦有传《梅花易》,可惜不全,哪怕几代以来,后人不断的补全,竟不能未尽其功,一直都不能完整的成为传世经典。”

    “《梅花易》?”朱魁一下就想到是否跟那梅花林有关:“老师,可是与庄外梅花迷林有关?”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发现了,吾祖乃秦末名士,曾为赵王,一次意外间发现此地,这梅花树林暗藏易学之道,便修建山庄至此,以备自己将来老后,隐居此处,慢慢研究。”

    “可惜先人未等研究出成果,就已去世,后来曾祖代代下来,总算有所得获,总结出三法相算,分为四言、五行、六神。却不能如同《京氏易》那般完整对易经做注,实为憾事。”

    “今后我会传你此三法,望日后你能完成《梅花术演》全部,使之可以流传百世。”

    原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至理往往都藏于山石草木之中。

    张耳,看来能在刘邦、项羽时代混个王位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竟然也是精通易学高手。

    可惜朱魁仅仅还处于学习层次,要完善易学,他心底只是想着,自己尽力就好,他对学术著作兴趣不是很好,若要为此耗尽心力,那是不可能的。

    “好了,学易,先学经,为师先把自己对经义典故上的理解,告诉你做参考。”

    果然,朱魁听着与王叔公说法有些不同,提起案上的毛笔,一边记下,好做复习。

    如此朱魁的求学生涯,就这么孤独的开始起来,先学卦辞,学些张俭卦辞的典故解释,再学如何给卦辞,加注自己的看法,或者自己认为的典故。

    而后,算法,术法,列法,阵法。这些让朱魁的学习,不再简单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