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皇甫入瓮-《明扬三国》
第(3/3)页
皇甫嵩亲自送行到门口,返回堂前,儿子皇甫郦捉了个酒壶,不停的倒着喝着。
或是酒量太浅,不过半升,带着些酒意,冲到皇甫嵩跟前,又是劝说:“父亲,我认为梁长史说得甚有道理,董卓,祸害也,父亲上顾忠义,下除祸害,而后鸣金鼓,整行阵,将兵入京,清君侧,拔忠正,成就桓文之事……”
“住口”皇甫嵩神色大变,桓文那是指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晋文公,儿子之意很明显,就是要他内尊天子、外制天下,成就霸业。
这些年很多人和他说过类似的话,如长史梁衍等人,故信都令、汉阳阎忠更是劝他代汉自立,改朝换代,如今竟是连自家儿子也说出这番话,实在让他大为震惊。
“父亲……”
被皇甫嵩这么一骂,皇甫郦感到有些委屈,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令要中董卓圈套,也不愿为国除贼。
皇甫嵩面色阴晴不定,良久叹道:“好了,郦儿你醉了,我意已决,入京一事不必再言。”
“是,父亲。”
看着儿子默默落泪离去,皇甫嵩心中也是微微作痛,但很快就坚定取来,来到窗前,看在外边的景色,神色坚毅:“老夫一生效忠大汉,为天子命是从,令死也不做,乱汉之事。”
这一番心意,却不知有几人可以了解,有几人可以做到。
汉朝最后的忠臣。
却是不知,若他们迟些时日得到朱魁扶持少帝再起的消息,是否会做同样的决定,又或是将南投江夏。
终究三日后,皇甫嵩与朱儁一同奉旨入雒阳,之前并未听到少帝已在江夏的消息。
见这大汉两位老忠臣,如此识相,乖乖入京,董卓也为做为难,以二人为质,要挟长安羽林军,更换中军将领,很快的就掌握了大汉最精锐羽林骑,势力大涨。
而皇甫嵩与朱儁则被软禁在朝,挂了御史中丞一职,渐渐的淡出了历史舞台。
所幸的是,二人期待的忠义之名,倒是保住了,并流传后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