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紧接着是大批士绅,他们背后的家族本就不强,早早被赵启收买,于此时营造声势。 “梁人治梁!” “固守待变一定有转机,北境诸侯不会坐视一个无法遏制的夏国崛起。” “李尚书,王侍郎伱们受了大梁百姓多少气运供养,现在国家危难,莫非不愿出力?!” 大批年轻士子喊话,逼迫重臣表态,还端着酒水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离赵启最近的十来位。 这十来位就是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代表,有几人甚至是族长亲至,他们还任着梁国高官。 君臣僵持之间气氛很是凝重,龙气勃发时的威压,令人喘不过气来。 刀斧加身,强行掠夺,自然可以达成目标,但这样就是倒行逆施,上下离心。 梁夏两国的差距,已经不是激发透支阴运就可以逆转。 小胜数场,逼退夏军都有可能,反攻夏国,取夏运补梁运却是难以做到。 赵启的想法,始终只是暂时维持国祚基业,等待天时。 只要宗旭大局能维持,不说争夺天下,百年诸侯之运总是有的。 最终宴会其他人先行散去,只余够资格谈条件的大人物们留下。 赵启也不知道透露了什么消息,还是许下了什么承诺,总之宾客尽欢…… 翌日,梁城大小家族不约而同举行祭祖,繁华的都城被氤氲香火缭绕,烟云遮住天穹。 梁侯宗庙所在,也是差不多的景象,赵启带着赵氏族裔虔诚祭祀,沟通阴庭祖先。 不多时,源源不断的阴福之运就从冥土汩汩涌出,冰冷、死寂的气息碰上阳世之运,就如冷水灌入油锅,马上发出不合时宜的炸响。 阴运就是阴运,于冥土魂灵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可于阳世之人,却是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很多传承多代小家族出身的人,命格不佳,气运薄弱,往往能中年发迹,就是因为家族积累的阴福终于给予了反馈。 同理,阳世的国家、势力也是如此,阴运再厚实,一般情况是无法直接利用的。 赵启身侧,一个灵压内蕴的白须老道见到阴阳气运不合,当即沉声道:“请君侯持国玺,引龙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