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话是父亲说的。 母亲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就答应了,还附和道:“也是,白养着她还要吃饭,以后能不能嫁出去都是两码事,倒不如现在能换几两银子。” 白三娘听到这话的时候,绝望了。 原来父母的眼里自己从来不是孩子,而是一件工具,没有价值了,自然是不能留的。 她想跑,可是她没有钱,什么都不会,只能认命。 牙婆第二天就来了,那时候她蹲在墙角里睡了一宿的她被母亲像是拎小鸡一般提到一个戴着黑抹额的缺牙老太婆跟前。 那太婆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眼,满脸的嫌弃,剔着牙跟母亲讲了半响,最终花了二两银子将自己买了回去。 牙婆这一次来,在响水弯总共买了五个孩子,大家都哭哭啼啼地,只有她一脸平静地坐在角落里。 这引来了牙婆的目光,不禁问她:“三丫,你不怕么?” 白三娘抬起头,淡淡地回着她的话:“左右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没日没夜地干活罢了。” 这话,竟是引起了牙婆的恻隐之心来,也可能她长得又黑又廋,花楼里根本就不愿意要。 所以最后牙婆将她留下了。 她在牙婆家里住了一年,这一年里她承担了牙婆家里十口人的伙食和衣裳,每日鸡叫她就赶紧起来烧火煮饭,生怕晚一步,让他们不高兴,就要将自己卖了。 她不确定,到了下一处,又是什么地方,在这里虽然忙,但最起码能吃饱饭。 在家里也是没日没夜干活,却吃不饱,这里比家里好。 所以为了吃饱饭,她每日早起晚睡,不敢有一点的松懈。 过了一年,有一天牙婆急急忙忙来接她,满脸的喜色,“三娘,你福气来了,有个上京来的贵人,需要个能干的丫头,我一想,这不就是你么?” 可见,她在牙婆家里干的这一年,做了什么做了多少,牙婆心里是有数的。 一路上牙婆肉眼可见的欢喜,千叮咛万嘱咐,“你就像是在我家里一样,眼里有活,少说话。”听说那位贵人就是喜欢清净,早前旁人给介绍的丫鬟,因为话多,被打发回来了。 而白三娘只有一个问题,她问牙婆:“能吃饱饭么?” “能,能,傻丫头,不但能吃饱,指不定还能跟着这位爷吃香喝辣。” 于是,白三娘顺利在这贵人家里留下了。 除了这位贵人,小院子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白三娘听大家都叫他大人,于是也跟着大家一并称呼。 只是这位大人早出晚归,白三娘也不敢同他正视,就晓得是个身材伟岸的青年男子,而且喜欢读书,即便晚归回来,他仍旧是要拿一卷书坐在廊下掌着灯看半响。 这个夏日,是白三娘记事以来,过得最好的日子了。最让她快乐的是,她终于吃到了糖,吃到了传说中的点心。 一开始是大人带回来的,没吃完赏给了她。太美味了,嘴角记事以来,头一次翘起。 她平生没吃过那么好的东西,所以她是舍不得一下全吃完的,用手绢包着放在枕头边。 可没想到一夜过后,点心长毛了,叫她难过得捧着哭了一场,心里好生后悔,应该昨晚就该吃了的。 但是这位大人不知为何,忽然喜欢上了吃点心,每次回来都带了几块,然后又吃不完。 这个时候已经默认,大人吃不完的东西,她能随意处置。 于是她尝到了各种各样的点心,也好奇,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爱吃点心的男子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