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欧藏华连声应和,由问道:“那你识字吗?” 卜二娃闻言,憨态可掬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质朴笑容。 欧藏华目光中闪过一丝鼓励,继续问道:“那么,想不想学识字呢?文字能让你明辨是非,让你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卜二娃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提问,他挠了挠头,语气中是决绝的回答道:“不想!” 欧藏华微微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你倒是坦诚。” 卜二娃“嘿嘿”笑了两声,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人各有志,不学就不学吧!” 欧藏华倒也没有强求,而是说道:“我会派一个人跟着你,把你的养猪经验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你提出的要求,对猪棚进行扩大。我需要你同时喂养一千头猪,你可以做到么?” 卜二娃瞪大了眼睛:“一千头?” “然也。”欧藏华颔首以应。 “那是多少?” “.你现在养了多少头猪?”欧藏华平和的问道。 “四头,有三头是去年快过年的时候生下来的崽,我自己接的生!”卜二娃很是自豪的说道。 “一千头就是你要把四头喂两百五十次。”欧藏华说完,又补充道:“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会派人协助你。” “这个.”卜二娃思索了一阵,才木讷的说道:“大人,我没养过那么多,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欧藏华听闻此言,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种情况其实不用征求他的意见,只要把他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就行了。 “那就先试验一下吧!” 想通之后,他便直接说道:“咱们从两百头开始,再慢慢扩大规模好了。” 随后,让秘书带卜二娃下去休息。 猪这种生物,真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馈赠。 肉、骨、内脏都能使用,猪毛可以加工成刷子,猪鬃则因其硬度和韧性而被广泛用于制作画笔、乐器弓毛,就连猪粪都是农业绝好的肥料。 早在汉朝时期,养猪的方式逐渐从采用家庭式的养猪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的养猪方式。 唐朝时期,陕西有一个叫做“耕者”养猪的组织,养猪的数量不可估量,甚至要利用城墙外的草原作为养猪场地。 宋朝猪养殖已经成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甚至随着养猪养殖的技术大幅度增长,还出现了很多的养猪专业化机构。 有传言说逐渐繁荣兴盛的养猪产业,是在明朝时惨遭浩劫,从而一蹶不振。 因为皇帝姓朱,和猪谐音,所以养猪一事便被禁止,甚至杀猪都被视为对统治者的不敬。 第(2/3)页